【娉娉袅袅十三余什么意思】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二首》之一,原句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话描绘的是一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柔美、体态轻盈,如同初春时节刚刚绽放的豆蔻花一般娇嫩动人。
“娉娉袅袅”是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轻盈优雅的样子;“十三余”表示年龄在十三岁左右,略超过十三岁。整句诗用来赞美少女的美貌与青春气息,也常被后人引用来形容年轻女子的美丽与纯洁。
此句不仅具有文学美感,还反映了古代对少女青春美的推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情感表达。
二、表格解析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 娉娉袅袅 |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轻盈优雅 | 杜牧《赠别二首》 | 多用于描写女性的优美体态 |
| 十三余 | 年龄约为十三岁,略多于十三岁 | 杜牧《赠别二首》 | 表示少女的青春年华 |
| 豆蔻梢头 | 比喻少女正值青春年华 | 杜牧《赠别二首》 | 常用来比喻女子的年轻与娇美 |
| 全句意思 | 描绘一位十三四岁、姿态柔美的少女 | 杜牧《赠别二首》 | 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赞美少女之美 |
三、延伸理解
“娉娉袅袅十三余”不仅是对少女外貌的描写,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青春、美丽与纯真。在古代诗词中,这样的描写往往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如今,这句话也被广泛用于文学创作或日常表达中,用来形容年轻女子的可爱与迷人。
此外,“豆蔻年华”一词正是源自此句,成为形容少女青春时期的常用成语,进一步说明了这句诗的文化影响力。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句的意境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