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同气连枝是什么意思】“同气连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兄弟姐妹或亲属之间关系密切、情谊深厚。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色彩。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同气连枝 |
拼音 | tóng qì lián zhī |
释义 | 原指同一棵树上的枝条,比喻兄弟姐妹或亲属之间的亲密关系。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同气连枝,其亲甚近。”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也可引申为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
近义词 | 手足之情、血脉相连、骨肉至亲 |
反义词 | 形同陌路、疏远冷漠、恩断义绝 |
二、词语来源与文化背景
“同气连枝”最早见于《后汉书》,原意是指同一棵树上生长的枝条,因根系相连,气息相通,象征着血缘关系的紧密。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强调彼此之间的互助与支持。
在古代社会,家族观念非常强烈,“同气连枝”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道德责任的体现。它提醒人们要珍惜亲情,维护家庭和谐。
三、现代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同气连枝”虽然不如“手足情深”那样常见,但在一些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仍会被使用。例如:
- 家族聚会时,长辈会说:“我们是同气连枝,要互相扶持。”
- 在描写亲情的文章中,作者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 有时也用于比喻团队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如同一家人。
四、总结
“同气连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表达了亲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它不仅适用于兄弟姐妹,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有共同根基、相互支持的关系。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关于亲情和团结的表达方式。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成语或文化词汇,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