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古诗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风》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的一首咏物诗,短短二十字便将风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风的形态,而是通过它作用于自然万物时产生的效果来展现其力量与魅力,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既巧妙又生动。

首句“解落三秋叶”,形象地表现出秋天里风的力量。当秋风吹过,树叶纷纷飘落,仿佛是风亲手摘下了它们,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间那份萧瑟之美。接着,“能开二月花”则转向春天,展现出春风和煦的一面。在二月的早春时节,微风轻拂,催开了娇艳欲滴的花朵,为大地带来生机与活力。一“解”一“开”,一个肃杀,一个温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风在不同季节中的多样性格。

第三句“过江千尺浪”,将视线拉远至江面。狂风呼啸而过,掀起滔天巨浪,展现出自然界中风的强大威力。这里不仅体现了风的速度和能量,还暗示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与敬畏。最后一句“入竹万竿斜”,聚焦于竹林这一特定场景。风穿过竹林,使原本挺拔直立的竹子倾斜摇摆,画面感极强,同时也赋予了风一种温柔却又不可抗拒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四季景色中风的作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深厚的艺术造诣。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哲理思考:风虽无形无质,却能改变世界;世间万物皆受其影响,正如人生亦需顺应变化方能适应环境。此外,从语言运用上看,此诗用词精炼准确,节奏明快流畅,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风》是一首充满智慧与艺术性的佳作,它以简约的文字勾勒出风的千姿百态,让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