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不夜天”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浪漫色彩。以下是这首词的全文及其背景解读:
【原文】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背景解读】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为主。《青玉案·元夕》创作于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当时作者任职于江西赣州。词中所描述的元宵节景象,反映了南宋时期城市生活的繁荣与节日的热闹。整首词通过描写元宵夜的璀璨灯火、欢声笑语以及男女老少的欢聚场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盛况,也体现了辛弃疾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