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是什么意思】“年逾古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七十岁。这个词语源自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下面将从含义、来源、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总结
“年逾古稀”中的“年”指年龄,“逾”意为超过,“古稀”则指的是古代人认为的七十岁。因此,“年逾古稀”整体意思是:年龄已经超过了七十岁,通常用来形容老年人的高龄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日常表达中,带有一定的敬重意味,也常用于描述长寿、健康等积极意义。
二、来源与演变
| 项目 | 内容 |
| 来源 | 源自古代对年龄的称谓体系,最早见于《礼记》或其他古代文献。 |
| 古稀的由来 | 古代认为七十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称为“古稀”,寓意“稀少、珍贵”。 |
| 延伸含义 | 后来“古稀”被引申为高龄老人的代称,而“年逾古稀”则表示年龄已过七十岁。 |
三、使用场景与常见搭配
| 场景 | 示例 |
| 文学作品 | “他年逾古稀,仍精神矍铄。” |
| 新闻报道 |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坚持每天锻炼。” |
| 日常表达 | “他的父亲年逾古稀,身体依然硬朗。” |
四、与其他年龄称谓对比
| 年龄 | 成语/称谓 | 含义 |
| 10岁 | 总角 | 少年时期 |
| 20岁 | 弱冠 | 成年 |
| 30岁 | 而立 | 立身之年 |
| 40岁 | 不惑 | 明白事理 |
| 50岁 | 知天命 | 理解命运 |
| 60岁 | 花甲 | 六十岁 |
| 70岁 | 古稀 | 高寿的象征 |
| 80岁 | 耄耋 | 极高龄 |
| 100岁 | 百岁 | 寿星 |
五、结语
“年逾古稀”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年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与敬仰。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这类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丰富性。
总结:
“年逾古稀”是指年龄超过七十岁,常用于形容高龄老人,具有文化色彩和敬重意味。通过了解其来源与使用场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