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优选问答 >

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朗读及解释

2025-10-08 16:39:20

问题描述:

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朗读及解释,在线等,很急,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16:39:20

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朗读及解释】《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这篇课文通过一个简单而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不能靠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

一、课文朗读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朗读提示:

- 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如“宋人有耕者”可读作“宋人/有耕者”。

- 语速适中,语气自然,体现出故事的趣味性和寓意。

- “因释其耒而守株”一句要注意“释”和“耒”的发音(“释”读shì,“耒”读lěi)。

二、词语解释

词语 解释
宋人 宋国的人
耕者 农民
田中 田地里
树桩
兔走 兔子跑
触株 撞到树桩
折颈 颈部折断
于是
释其耒 放下农具
守株 守在树桩旁
冀复得兔 希望再得到兔子
复得 再次得到
身为宋国笑 被宋国人所嘲笑

三、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农夫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不再耕种,天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再次捡到兔子。结果,他再也没有等到兔子,反而荒废了田地,被人们嘲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 不要依赖运气:成功不是靠偶然,而是靠努力和坚持。

2. 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期的发展。

3. 勤于劳作:只有踏实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四、教学建议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守株待兔》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道德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 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农夫和兔子,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 讨论与思考:提问学生“如果你是那个农夫,你会怎么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 联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守株待兔”的道理。

通过学习《守株待兔》,孩子们不仅能掌握文言词汇和句式,还能从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