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柴烈火什么意思】“干柴烈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相互促进、迅速发展或情绪高涨的状态。这个成语原本是比喻干的柴火遇到猛烈的火焰,会迅速燃烧起来,后来被引申为某种条件或环境促使事情快速发生或发展。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干柴 | 干燥的木柴 | 古代常用材料 | 比喻缺乏水分、容易燃烧的事物 |
烈火 | 强烈的火焰 | 自然现象 | 比喻激烈的情绪、强大的力量或迅速发展的趋势 |
干柴烈火 | 比喻条件成熟、形势紧迫,事情迅速发展 | 来源于古代生活经验 | 多用于描述局势、情感、事件等快速推进 |
二、成语含义总结
“干柴烈火”原意是指干燥的木材遇到猛烈的火焰,会迅速燃烧。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比喻:
- 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相结合,导致事态迅速发展;
- 情绪或氛围达到高潮,容易引发强烈反应;
- 某种情况具备爆发性,容易形成连锁反应。
例如:在创业初期,团队士气高涨,资金到位,这就是一种“干柴烈火”的状态,容易促成项目的快速推进。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情绪表达 | 两人感情升温,像干柴遇烈火,一触即发。 |
事业发展 | 市场环境好,加上公司资源充足,整个项目就像干柴烈火一样快速发展。 |
社会现象 | 政策出台后,社会反响热烈,舆论如干柴烈火般迅速蔓延。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不要用于描述静态事物:该词强调的是“变化”和“推动”,不适合形容长期稳定的状态。
2. 避免过度夸张:虽然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但使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境适度,避免显得不真实。
3. 注意语境搭配:通常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适合描述动态过程,不宜用于正式公文或学术写作。
五、总结
“干柴烈火”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现广泛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或情绪的高涨状态。它强调的是条件与时机的结合,以及快速发展的趋势。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确保表达准确、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