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原文及翻译】“发愤忘食”出自《论语·述而》篇,是孔子在讲述自己学习态度时所用的词语。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在专心致志地追求学问或理想时,甚至忘记了吃饭,表现出极高的专注与投入。
一、原文
> 子曰:“吾与点也。”
(注:此句为《论语·先进》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的内容,后人常将“发愤忘食”引申为对孔子学习态度的描述。)
但更贴切“发愤忘食”的出处应为: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论语·述而》
二、翻译
原文: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
(我)专心致志地学习,忘记了吃饭;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来临。
三、总结
“发愤忘食”形容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情,以至于忽略了日常的基本需求,如吃饭。这种状态往往出现在对学问、理想或事业极度投入的情况下。它不仅是对学习态度的赞美,也体现了古人对精神追求的高度重视。
四、对比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述而》 |
原文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翻译 | 专心致志地学习,忘记了吃饭;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来临。 |
含义 | 形容人专注于学习或理想,达到忘我的境界。 |
体现精神 | 对学问的执着、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豁达与超然。 |
现代启示 | 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保持专注和热情,不被琐事所困扰。 |
五、结语
“发愤忘食”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与理想的道路上,应全心投入,忘我前行。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