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优选问答 >

魑魅魍魉的出处

2025-09-24 16:09:55

问题描述:

魑魅魍魉的出处,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4 16:09:55

魑魅魍魉的出处】“魑魅魍魉”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各种邪恶、阴险的人或事物。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形容坏人或不好的现象。了解它的出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使用背景。

一、

“魑魅魍魉”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故《春秋》之制,以天子为尊,诸侯为次,大夫为末。……故《春秋》之法,‘君子’‘小人’‘善’‘恶’‘正’‘邪’‘明’‘暗’‘忠’‘奸’‘仁’‘义’‘礼’‘智’‘信’‘勇’‘廉’‘耻’,皆有别焉。若夫‘魑魅魍魉’,则非人之所能及也。” 这里虽未明确提到“魑魅魍魉”四字连用,但“魑魅”与“魍魉”分别出现在古籍中,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搭配。

“魑”和“魅”是古代传说中的山林精怪,“魍”和“魉”则是水中的妖物。合起来后,它们被用来象征各种妖魔鬼怪,引申为社会中的邪恶势力或不良之人。

二、表格展示:关于“魑魅魍魉”的出处与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魑魅魍魉
出处 最早见于《左传·宣公三年》,但“魑魅”“魍魉”分别见于《山海经》等先秦文献
含义 原指山林与水中的妖怪,后引申为各种邪恶、阴险的人或事物
字面解释 魑:山中精怪;魅:迷惑人的鬼怪;魍:水中的妖物;魉:水中的怪物
文化意义 用于比喻社会上的坏人、阴谋、黑暗势力等
现代用法 常用于形容复杂、难以对付的敌人或恶劣的社会现象
相关典籍 《左传》《山海经》《淮南子》等

三、结语

“魑魅魍魉”作为一个富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成语,承载了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虽然现代语境下多用于比喻坏人或坏现象,但其最初的含义仍值得我们去探究与传承。通过了解其出处与演变,可以更好地把握成语的文化底蕴,增强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广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