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入准则全文】《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是中国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并实施的一项重要会计准则,旨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15)接轨,统一收入确认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该准则适用于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一、新收入准则的核心
新收入准则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以合同为基础的收入确认模型,强调收入应在履行合同义务时确认,而不是按照传统方式(如按项目进度或收款时间)来确认。其主要原则包括:
核心原则 | 内容说明 |
五步法模型 | 收入确认分为五个步骤:识别合同、识别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分摊交易价格、确认收入。 |
履约义务 | 合同中明确的承诺服务或商品交付即为履约义务,需分别确认收入。 |
交易价格 | 包括合同中约定的金额以及可能发生的可变对价(如折扣、退货等)。 |
分摊交易价格 | 若合同包含多项履约义务,需根据各义务的单独售价比例进行分摊。 |
收入确认时点 | 收入应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或服务已履行时确认,而非按收款时间或完工百分比。 |
二、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对比
新收入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相比,在收入确认的时点、方法和披露要求等方面有较大变化,具体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目 | 原收入准则 | 新收入准则 |
确认时点 | 按完工百分比法或交付时确认 | 按履约义务完成时确认 |
合同条款影响 | 对收入确认影响较小 | 合同条款是收入确认的基础 |
可变对价处理 | 不作特别披露 | 需披露可变对价的估计及影响 |
多项履约义务处理 | 通常合并确认 | 需分别确认各履约义务对应的收入 |
披露要求 | 相对简单 | 要求详细披露收入确认政策、合同条款、可变对价等 |
三、新收入准则的影响分析
1. 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新准则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不同期间的收入确认发生变动,尤其是那些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企业,需要重新调整收入确认的时间点。
2. 对税务处理的影响
收入确认时点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计算,需注意税务与会计之间的差异。
3. 对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更加透明和一致的收入确认方式有助于提升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增强投资者信心。
4.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企业需加强合同管理、履约义务识别、交易价格评估等方面的内部控制,确保符合新准则要求。
四、结语
新收入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升了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对于企业而言,理解并准确执行新收入准则,不仅是合规的要求,更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合理制定收入确认政策,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和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