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极绥猷的解释】“建极绥猷”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治理、政治理念或领导者的治国方略。其含义深刻,体现了古代中国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
一、
“建极绥猷”出自《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其中,“建极”意为建立中正之道,即确立公正、合理的标准;“绥猷”则指安定国家、推行良策。合起来,“建极绥猷”可以理解为:建立中正之法度,以安定国家、施行善政。
这一概念不仅强调了统治者应具备公正、清明的治国理念,也强调了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稳定性和长远性。在现代语境中,它常被用来形容政府或领导者在治理过程中注重平衡、公平和长远发展。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现代意义 |
建极 | 建立中正之道,确立公正合理的标准 | 《尚书·洪范》 | 强调治理应遵循公正、合理的准则 |
绥猷 | 安定国家,推行良策 | 《尚书·洪范》 | 指治理要稳定社会、实施有效政策 |
建极绥猷 | 建立中正之道,安定国家、施行善政 | 《尚书·洪范》 | 表达理想的政治秩序与治理理念 |
三、结语
“建极绥猷”不仅是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