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一句源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意思是:如果鸟巢被倾覆了,里面的小鸟还能完好无损吗?比喻在大灾难或大变局中,个体很难独善其身,整个环境一旦崩溃,个人也难以幸免。
这句成语常用于形容在重大危机、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等情况下,所有人都会受到牵连,无法保持独立和安全。它强调的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在系统性风险面前,个体往往无力自保。
一、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原意是比喻当一个整体遭到毁灭时,其中的个体也无法保全。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在大环境变化或灾难发生时,个人的命运往往与整体息息相关,无法单独逃脱。
该成语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政治动荡:如朝代更替、政局不稳时,官员、百姓都可能受到牵连。
- 社会危机:如战争、经济崩溃、瘟疫等,整个社会陷入混乱,个人难逃厄运。
- 家族或团体命运:如家族衰败,成员也难以维持原有地位或安全。
此成语强调了“大局决定小局”的道理,提醒人们在面对重大变局时,应更加谨慎和团结。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原意 | 鸟巢被毁,卵自然无法保存,比喻整体毁灭,个体难保 |
现代引申义 | 在大环境或大变局中,个体难以独善其身 |
使用场景 | 政治动荡、社会危机、家族兴衰等 |
适用对象 | 个人、群体、组织、国家等 |
思想内涵 | 强调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提醒关注大局 |
常见用法 | 用于警示、反思、分析局势等 |
类似成语 | 水落石出、同舟共济、祸福相依 |
三、结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仅是一句古老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重大变局时,不应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应更注重整体的稳定与发展。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个体才能真正获得安全与保障。